活着的错觉:生命感如何在决定论宇宙中被建构
Listed in
This article is not in any list yet, why not save it to one of your lists.Abstract
本论文探讨一种悖论体验:在一个完全决定的、无自由意志的宇宙中,个体为何仍然持续体验到“鲜活的生活感”。文章从硬决定论出发,否认主观能动性与生命本体意义,认为所谓“活着的感觉”仅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副产物,是由情绪驱动、语言结构与记忆动态所共同生成的认知错觉。我们分析了这种幻觉的生物学基础、语言建构机制与文化维系功能,并指出其如何掩盖了个体在本质上的“被动展开”状态。此研究旨在瓦解生命能动性的幻觉,进而提出一种冷峻的存在理解:活着不是选择,而是被决定的过程显现。本文基于决定论立场,探讨日常语言如何在无意识层面建构“活着”的幻觉。我们提出,“活着”不仅是一种生理存在状态,更是一种由语言结构不断重构的心理叙事模式。语言中的主语—动词结构、因果逻辑、意志隐喻与本质假设,不仅为个体制造出“能动自我”的错觉,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“选择”、“改变”、“归属”等生命经验的结构性幻觉。通过对多种日常语句的哲学分析,我们指出,个体所谓“活着”的感觉,并非源于某种内在真实,而是语言与神经系统协同演化出的叙事产物,其本体基础在决定论世界中并不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