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选择的流:决定论下的归责、语言与事件结构
Listed in
This article is not in any list yet, why not save it to one of your lists.Abstract
本论文从决定论语言哲学视角出发,指出人类关于“选择时刻”的认知构造是一种由预测失败所引发的语言幻觉。我们之所以把十字路口等情境认定为“选择”的现场,只是因为在这些时刻我们暂时丧失了预测能力,而非因为行为主体真正拥有自由意志。本文通过分析日常行为中的语义判断机制,揭示了“选择”这一概念如何依赖叙事结构与可预测性的判断偏误。同时,论文提出“输出即因”这一核心命题,主张每一个行为的发生本身即为决定链的外显,而非由一个先行于行为的“自由决定”所推动。本文通过生活化图示、心理认知机制与语言构造的三重分析路径,重构“选择”概念的决定论解释。 本文提出,在决定论框架下,人的行为不应被视为源于自由选择的孤立节点,而应理解为前因后果构成的连续流。通过剖析日常归责语境、法庭叙事与校园暴力等实例,本文展示了我们所称的“选择”,实为一种后设语言建构;“责任”与“自由”的设定,是语言性切割对连续因果流的暂时冻结,而非自然存在的断点。本文主张,唯有在理解事件的全程流动结构下,才能真正超越归责幻觉,理解行为生成的结构性条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