困于游戏:一个没有玩家的世界与语言的自我运行
Listed in
This article is not in any list yet, why not save it to one of your lists.Abstract
本论文基于硬决定论立场,提出一种将人类意识、语言与自由意志现象还原为几何与算法结构的宇宙模型。首先,通过将宇宙简化为二维平面加时间轴的结构,本文将“人”重新定义为随时间延展的几何形体,即物理粒子在规则演化中的时空轨迹,而非具有自由意志的主体。继而类比康威生命游戏,认为宇宙中不存在真正的物体,只有不断演化的粒子状态,基本粒子等价于cell,薛定谔方程等价于演化规则,人脑等价于图灵完备的模式。在此结构中,所谓“语言”“选择”“希望”“责任”等现象,仅为图灵机之间交互输出的结构性幻觉,是系统为维持运行而形成的叙述机制,而非自主行为的结果。人类文明即是这些运行中图灵机在决定性规则下的持续自演过程,构成一套无玩家参与的语言幻觉剧场。本研究尝试结合几何建模、信息论、图灵机理论与语言结构,提出一种决定论下的存在论重构,揭示人类在无主结构中的非中心性地位。本论文在硬决定论立场下,提出一种将宇宙类比为康威生命游戏的哲学模型:宇宙由离散粒子构成,每个粒子如同cell,在无意识、无目的的规则中自动演化,构成类似于图灵机的复杂结构。人类意识、大脑、语言等现象被视为这种规则系统中的局部模式,而非拥有自由意志的主体。语言中的“选择”、“责任”、“希望”被分析为图灵机运行中的输出结构,仅在系统层面具有维持秩序的功效,实质上是对不可选择性的误读与幻觉。整个人类文明被还原为一套由图灵机彼此交互输出、解释并持续延展的运行机制,在这个机制中,不存在玩家,只有运行。本文结合图灵完备性、生命游戏模型、薛定谔方程与语言结构性,提出一种决定论下的人类意识系统解构路径,并尝试重构人类在无主结构中的哲学位置。